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

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新闻>政务动态

三亚2020年产业扶贫综述

【字体: 打印
2020-10-17 07:16:11 三亚传媒融媒体

因地制宜谋发展 产业扶贫育“富根”

——三亚2020年产业扶贫综述

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南药基地,农民在采挖南药。记者陈聪聪摄

育才生态区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车间里,工人在包装火龙果。记者陈聪聪摄

红花村村民王槐炮在红花共享农庄火龙果基地劳作。见习记者李学仕摄

村民在红花共享农庄水稻基地劳作。见习记者李学仕摄

在扶贫集市上的莲花很受市民欢迎。记者陈聪聪摄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放眼三亚田间地头,不禁让人喜上眉梢;抱古朵朵睡莲绽放“致富花”;满山遍野的育才马脚火龙果树藤蔓结满“致富果”;万橡雨林五黑鸡下出“黄金蛋”……走进广袤乡村大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稻田,数十亩百香果飘香,一幅幅以产业为支撑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脱贫有保障,信心满怀奔小康。今年以来,三亚牢牢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将农业产业作为全市产业扶贫的重点,因地制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产业为抓手,通过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全力提升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做“精准”文章,下足“绣花”功夫,坚持向土地要效能,千方百计让农业产业发展起来,让农户的腰包鼓起来,实现产业“造血”拔穷根,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扶贫成效跃然纸上,幸福的笑容在人们的脸上浮现。

A

抓特色重效益

激活致富造血功能

“在基地里务工,每天有160-170元的收入,还有分红……”金秋时节,鹿城大地瓜果飘香,走进育才那受村黄金蜜柚产业扶贫基地,满眼可见柚子挂满了枝头,建档立卡户苏祥海正忙着查看柚子虫害,脸上流汗,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微笑着对记者说。

苏祥海的这份幸福感,源于这片产业产生的效益。两年前,在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的带领下,那受村致富带头人苏正荣从福建漳州引进新品种黄金蜜柚,通过“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基地”的模式,带动苏其文、苏祥海等5名建档立卡户就近就业;一个多月前,这片30亩地产出的第一批黄金蜜柚在扶贫消费大集市上被抢购一空,这让大家看到了黄金蜜柚的大好“钱”景。

那受村黄金蜜柚扶贫产业,是三亚深入挖掘地区优势资源,引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拓宽产业致富路的一个例证。今年来,三亚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各区资源禀赋,抓特色,重效益,以高效特色为基础,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加快形成,推动产业之花盛放鹿城。

协调相关部门、企业等扶持所在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各村各户优势特色产业有序进展……这一年,三亚各个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吃住在村,摸清底数,掌握村情村貌并引进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扶真贫,出实效,在全市一盘棋的努力下,三亚激活致富造血功能,扶贫产业“春满园”。

走进天涯区台楼村火龙果基地,燕窝果、红花青白、艾琳娜、大红、女王头、双色等10余种新品种的火龙果长势喜人,农户在基地打工学技术,实现工资、技术“双丰收”;吉阳区罗蓬村推广小脚鸡合作养殖模式,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合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小脚鸡品牌,目前,罗蓬村脱贫户养殖的小脚鸡规模已经超过8000只;崖州区抱古村发展睡莲种植产业,探索多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北岭村养殖黑山羊,同时在羊舍上利用光伏发电出售电力,多渠道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赤草村采取“国资公司+村集体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水库水产养殖项目,提升产业扶贫质量,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凤岭村发展特色庭院经济,种植几十亩百香果,结出了“致富果”……

据统计,今年三亚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4个,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4526.76万元,占2020年扶贫专项资金61.63%。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支出资金4238.64万元,支出率93.64%。

截至8月底,我市1419户建档立卡户实现扩种增养,扩种农作物面积18160.39亩,增养数量达30.07万头(只、羽、尾)。

B

抓龙头带农户

释放扶贫带动效应

“现在在养鸡场务工,每个月有3500元的固定工资,还有提成,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近日,说起这一年的收获,45岁的育才生态区雅亮村村民王丽芳底气十足,在家门口实现上岗就业,每天拣蛋、打包,按点上下班,每个月有固定工资,腰包鼓了,腰杆也直了。

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王丽芳口中的养鸡场便是三亚积极推动落实“一村一企”帮扶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龙头企业进驻投资兴业的扶贫举措。该项目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就业”的模式,由雅亮村村民出租土地,企业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还为部分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年底还有分红,一个养鸡场,多项收益,让村民乐开了花。

育才生态区雅亮村养鸡项目,是三亚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以来,三亚借助各区生态环境优势,按照“新特色、新产业、新富路”的思路,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支持,与建档立卡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采取入股分红、就业帮扶等渠道,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低收入劳动力就业能力,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

“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一年增加了几万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在吉阳区红花共享农庄火龙果基地,红花村村民王槐炮自从去年来基地务工后,他不仅有了固定收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王槐炮的这一改变,正是得益于红花共享农庄火龙果基地发挥“企业+火龙果基地+农户就业”的发展模式。2018年,三亚红花共享农庄项目入驻红花村,该项目集热带火龙果园、百香果园、稻虾共生、亲子研学、自然教育、康养旅居等为一体,给红花村注入乡村旅游发展新动力。单是在火龙果基地建设方面,通过承包红花村的土地,为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机会。现在,该企业已接纳了红花村4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还通过共享农庄项目的带动,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持,农户走上致富路。今年以来,三亚围绕产业增收这个根本,围绕构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全方位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户牢牢“嵌”到产业链上,把企业紧紧“连”到扶贫线上,扶贫带动效应得到真正释放。

C

抓转型强支撑

厚植稳定脱贫根基

“这两年种植了南繁院的茄子苗,抗病能力强,产量也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有2元一斤,一亩地也能有上万元的收入。”国庆前夕,育才生态区龙密村建档立卡户黎德与其他两户村民收到来自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发放8万株嫁接茄子苗,种下致富的“金种子”,来年期盼大丰收,黎德满面春风。

推广种植优质高效品种、优化传统农业种植格局是促进产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市年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约17万亩,热带水果种植面积约38.55万亩,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高的经济效能?今年以来,三亚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作用,建立现代化育苗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南豇一号”、青瓜和茄子嫁接苗等优质瓜菜品种,鼓励种植火龙果、百香果等新兴水果,鼓励芒果树上熟等,目前已实现通过打造马脚火龙果、雅林百香果、梅村芒果等“一村一品”的种植产业示范点,带动和引导农户主动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格局。

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产业脱贫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三亚在做好“现代农业”转型文章上下足功夫,通过转变养殖方式,推进规模化养殖,为现代农业“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引入罗牛山企业在崖州区新建罗牛山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年出栏生猪18万头;鼓励万橡雨林公司在育才生态区立才农场(雅亮)建设现代化全自动五黑(绿壳)蛋鸡养殖项目,预计年出栏肉鸡54万羽,年产蛋量4000万枚;在天涯区蜈支洲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引导渔业向远洋发展。

在加快农业品牌建设方面,创建三亚芒果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培育了“三亚芒果”“三亚甜瓜”“三亚莲雾”等3个区域公共品牌;编制了火龙果、三亚甜瓜、豇豆等3项农业种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已在全市推广实行。此外,还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目前,三亚现有8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1个市级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包括:金融、康养、旅游等多种业态,基本形成了健全的特色产业小镇政策体系,各特色产业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一镇一特色”的格局初见雏形,切实发挥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吸纳当地居民近3000人就业。

(记者 张慧膑)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