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政策>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专栏>政策文件>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标    题: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印发三亚市培育海绵创新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索 引 号:00823240-4/2018-00463
  •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文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18-08-19
  • 发文字号:三府办〔2018〕220号
  • 发布日期:2018-08-28
  • 主 题 词:
  • 文件状态:
  • 效力说明: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印发三亚市培育海绵创新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8-08-28 15:11:00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印发三亚市培育海绵创新产业

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培育海绵创新产业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19

    (此件主动公开)

三亚市培育海绵创新产业的指导意见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通过积极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海绵城市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高端发展要素。培育创建海绵城市是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落实“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重要载体。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金牌娱乐,金牌娱乐平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等国家法规政策,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生态文明、美丽舒适的三亚;同时坚持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基本原则,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的全过程之中,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内涝问题

    坚持创新导向,高标准培育海绵城市。创新培育海绵城市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适当提高创建要求,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数量限制,不搞“运动式”部署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海绵城市。从实际出发,发掘特色优势,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海绵产业生态,防止千篇一律。

    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创建海绵特色城市。以人为核心,进行高起点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节能低碳发展之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防止搞“形象工程”。

    坚持市场主导,多元化构建海绵建设主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提高多元化主体共同推动海绵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政府做好规划编制、设施配套、文化建设、生态保护、资源等要素保障,防止政府“大包大揽”。

    坚持节约用地,集约化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和引领作用,统筹安排海绵城市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间,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地,大力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着力提升节地水平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防止借机“圈地造城”。

二、分类施策

海绵城市应主要聚焦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和水资源,聚力于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缓解城市内涝,提高应对超标降雨的能力,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聚焦海绵试点区,要学习借鉴试点区创建海绵城市的经验做法,强化功能叠加、突出项目推动、集聚高端要素、创新运营机制,立足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做精做强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主导特色海绵产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有影响力的海绵特色项目,成为我市创新新高地、发展动能转换新样板。

    打造海绵特色城市,要突出地域文化、乡土民俗、历史遗存等独特旅游资源,坚持精致打造、凸显“风情”,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特点,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差异性消费需求。做到形态、业态、生态相统一,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原真性保护,注重打造美誉度和影响力,培育三亚旅游品牌新亮点。

    三、创建要求

    (一)彰显特色,打造产业升级新平台。产业是城市的生命力,特色是产业的竞争力。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环境、产业集聚、历史文化等条件,按照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紧扣产业发展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每个细分区域原则上都要培育创建一个海绵特色景观节点,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海绵城市建设要着力于促进旅游产业,特别是滨海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突出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海绵城市创新成本低、生态环境好等优势,集聚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本链的紧密耦合,构建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圈。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运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海绵城市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三)完善功能,丰富公共服务新供给。注重功能叠加,着力于打造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和交往空间,构筑“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新形态。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海绵设施建设。创新布局公共服务优质资源,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智慧海绵。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布局海绵设施。

    (四)绿色引领,建设美丽宜居海绵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特色景观资源,构建生态网络,彰显生态特色,基本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水体不黑臭,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着力提高开发水平,要把节能、节地等理念贯穿海绵城市整个建设过程,推动生态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互促共融。

    四、组织实施

    (一)明确部门职责市规划委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协同推进力度,结合部门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创新务实开展相关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区是培育创建海绵城市的责任主体,要准确把握海绵城市的内涵特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培育计划,明确发展路径。各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海绵城市规划、申报、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形成市、区两级联动创建机制。

(三)加强政策支持。充分整合现有政策资源,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职能部门要明确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项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专项债券或集合债券进行融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四)实施绩效评价。市统计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对海绵城市开展统一监测相关责任部门分别制订有针对性的年度考核办法,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政策兑现相挂钩。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样板工程典型经验。对创建海绵城市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重大责任事故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负面事件,根据事件严重情况,采取相应的行政和法律处罚措施。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